景区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景区介绍 > 正文

清代省府第一衙——直隶总督署

更新时间:2009-04-08 16:27:00点击次数:112366次

直隶总督署位于保定市繁华的市中心地带,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直隶,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继续推行行省制度,地处京师附近的北直隶被改为“直隶省”。清初所设置的直隶省,至光绪年间,其辖区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明代临时性的军事官职“总督”,逐渐成为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乾隆年间督抚制度日趋成熟后,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

直隶总督权重位显,集军事、行政、盐务、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其权利已大大超过直隶省范围。因直隶地处京畿,拱卫京师,稍有动乱,便会危及朝廷,故直隶总督一衔非重臣莫属。

保定直隶总督署原建筑始于元,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启用。该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8个皇帝,计有187年历史,直到清帝逊位才废止。

直隶总督署严格按照清制修建,为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群,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东西长130米,南北220余米,以两条南北向的更道为界将建筑分割成中、东、西三路。主体建筑在中路,主要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东西两路则为一组辅助性建筑,包括花厅、幕府院、内箭道、花园等,这些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所有房舍都用青砖建成,其柱采用黑色,其廊虽有彩绘,却无豪华装饰,整个建筑群古朴大方、浑然一体,威严凝重。

总督署的黑色三开间大门,坐北朝南,位于1米高的台阶上,大门上方正中悬一匾额,上书“直隶总督部院”。大门外还有一组封闭性的院落,由东西班房、东西辕门、鼓亭、乐亭、照壁、旗杆等组成。大门前对称的两根旗杆由民国年间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初建(复建于1994年),各高33.6米,为全国古建旗杆之最。院内有数十株粗大的桧柏,已有460多年的树龄。每逢冬季,数百只猫头鹰栖息其上,“古柏群”称为衙内一景。

虽然直隶总督署的规模和等级与故宫无法项背,但它也是前朝后寝的格局,朝、寝的分界线就是二堂之后的内宅门,内宅包括三堂和四堂。三堂又称官邸,是总督的书房和内签押房(办公室),历任总督习经练字、著书立说,主要就在这里。直隶总督曾国藩在这里给莲池书院的学子们写下了著名的《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四堂又称上房,这里花木繁茂,是总督及其家眷生活居住的地方。

直隶总督署在清代自雍正至宣统8帝187年的历史中,历任总督74人99任次。其中多为朝中重臣,著名的有修建莲池书院、倍受雍正帝信赖的“模范督抚”李卫,有勤政廉洁的一代廉吏唐执玉,有兴农治水、被列为“乾隆五督臣”之一的方观承,更有清末名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李鸿章自同治九年继曾国藩之后任直隶总督,先后任职达25年之久,是直隶总督中任职最长的,这一时期是李鸿章为官的鼎盛时期,也是直隶总督权力的极盛时期。

2000年10月19日,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山西省霍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政府、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联袂推出了“中国古代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即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古代官衙故宫,以及均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省霍州署、河南内乡县衙。这古代四大官衙,收藏了无数稀世珍宝,成为中国古代官衙的象征和见证,以特殊的魅力闻名于世。

(编辑:保定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