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史天地 > 正文

大河农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更新时间:2020-12-24 09:52:05点击次数:50442次

——容城县大河村以服装产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走进琳琅满目的服装市场,你会发现金帝、金百林、丽友、京华、雅尔曼等许多为人们所熟悉的名牌服装。知道这些名牌的人可能很多,但知道她们是出自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大河村的人也许不多,能够了解容城县大河村的农民如何靠几台缝纫机起家,把大河村变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服装产业基地的人就更少了。

一、大河村的基本情况

大河村位于河北省容城县城东8公里,隶属张市镇,容雄公路穿村而过,20007月,镇政府迁址到该村并改张市镇为大河镇。全村现有耕地3100亩,人口512户,2319人。1994年,大河村被保定市委、市政府评为“保定十强村”,并多次被评为“文明村”、“安全村”、“发展乡镇企业明星村”。

大河村特色支柱产业是以衬衣外贸加工为主的服装业。全村拥有服装企业及加工摊点28家。由于大河工业园的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利华制衣、三江纸塑等一批外来企业相继落户大河,金帝、金百林、京海、华菱、玉龙、双燕、丽友、华实、雅尔曼等15500万以上扩建项目上马完工。全村服装企业年产量达6千万件,创产值7亿元人民币。

原来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农民,如今在自己的家门口成了“上班族”。两千多人的小村庄,服装直接从业人员12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4000人,吸纳外地人员8000余人。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在企业的锻炼和市场的洗礼,这些土生土长的大河农民不仅是“上班族”,其中的很多人还成为了真正的“白领”和民营企业家。据统计,全村2319人中,有企业家30人,年收入2万元左右的车间班组长68人。

二、昔日贫穷的村庄,温饱曾是人们的梦想

大河村在以前和全国许许多多的小村庄一样,农民们过着穷苦的日子,不仅没钱花,而且衣食住行都成问题。村里的一位老人回忆说:当年,土地由于缺水、缺肥、农机具落后,又没有优良品种,所以产量很低,人们辛苦一年下来,每人只能分到50斤的口粮,不足部分只能用红薯干、野菜等充饥;家家户户盖的都是土坯房,即使条件稍好些的,也只是盖一种称作“外砖里坯”的房子,也就是说,用土坯盖房,在外面用红砖立着包上一层,整栋房子看起来是用红砖砌成;当时,人人穿的都是家织的土布,如果谁扯上一件“洋布”衣服,还是一件稀罕事。根据县统计局1979年的统计:当时全村总户数371户,总人口1680人;耕地5378亩;胶轮大车24辆;大牲畜92头,猪486头,全年自宰自食的只有22头;全村的总收入是12.31万元,平均每人收入40.95元。

人们渴望着改变命运, 改变生活。贫穷的日子年复一年,能吃饱穿暧成了大河人的梦想,可这个并不奢侈的梦想什么时候能变成现实呢?

三、缝纫机飞轮转动出人们的致富梦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春风迅速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大河村,吹动了许多人的心。人们藏在心里的梦想开始萌动。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8月,大河村创建了全县第一家由农民开办的集体服装厂——京容服装厂。

说是服装厂,但没有厂房、没设备、没资金、没技术。当时真可谓白手起家,困难重重。但大家没有退缩,而是齐心协力想办法。没有厂房,就暂用闲置的一排旧教室;没有设备,就让农民设法自带缝纫机上班;不懂技术,就从北京请来师傅;缺少资金,就去北京找亲戚、托关系做来料加工。他们从北京商店购买针织涤纶布料,加工成裤子,每人每天能做15件,每件包括加工费能获利五、六元。这每天几十元的收入让他们充满了干劲。经过一年的艰苦创业,大队共盈利8万元。8万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对正在积极寻找致富门路的农民们来说,其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在其影响下,仅一年多的时间,大河村及其周围的村子就先后建起20多个“大河模式”的服装厂,全县其它村庄也相继建起了一批服装加工厂。就这样在一台台小小的缝纫机轮的转动中,带起了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农民的致富梦想,人们也从中看到了希望。

四、从分散到裂变,从裂变到繁荣

1982年底到1983年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容城县普遍实行,随着农村经济核算单位由集体转向家庭,容城县的服装业经营体制也发生了第一次大的变革。集体所有制的服装厂开始解体或半解体,以家庭为单位,自购、自产、自销的个体加工户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发展,到1984年底已经达到一万多户,其产品主要还是工艺比较简单的化纤男女裤。这些个体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推销员,他们靠手提肩背,去西北、闯关东,跑遍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被称为容城县的万人裤子大军。大河村的京容服装厂也没能例外,在这种变革面前解体了,当时厂子的骨干各自为政,纷纷建起了自己的企业。这时,京容服装厂的创始人张友方作为河北省农民友好访日代表团的成员到日本考察过。日本之行使他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回国后,张友方筹资13.6万元建起了专门生产衬衫的股份制企业——丽友衬衫厂。在丽友衬衫厂的带动下,大河村到1989年已建起了71个衬衫厂,1个风衣厂,全村年产衬衫600多万件,产值6000万元,机器设备1700台件,全村95%以上劳动力加入了服装生产的大军,产品销往二十多个省、市,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都有他们的销售窗口。到1994年,大河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12674万元,人均纯收入6634元。

大河服装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容城县委、县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县委、县政府几乎每年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1981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农村经济,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若干措施》。1983年,县委,县政府下达了《关于大力扶持专业户,重点户,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的意见》。1984年,县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服装业的意见》。198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以服装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集体、个体、联合体一起上的政策。1986年又提出《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十条意见》。

除了政策扶持之外,县委、县政府还十分注意为企业解决困难,做好服务。如:1985年,县委、县政府为了产品质量,多次组织检查评比;为了解决销售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提供给各企业。1988年到1989年,由于服装市场疲软,大河村许多企业出现了服装积压严重,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许多企业没有了积极性。面对这种形式,当时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走访各企业,宣讲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说明困难是暂时的,鼓励大家要有信心。不久,县委,县政府又制定优惠措施,加强市场调节,帮助各企业慢慢走出困境。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县委、县政府又加大了对企业的资金、人才扶持力度,并协调工商、税务、海关、商检、金融、财政、外事等部门为企业做好服务.200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大河村所属的张市镇迁到大河村,更名大河镇,并计划在35年时间建立集服装加工,服装市场及其他相关配套企业为一体的大河服装工业示范园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变,容城服装业也进入了"二次创业"新阶段。大河村这些由农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敏感地意识到,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企业效益,就必须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于是,他们通过引进人才强化技术和管理,通过提高职工素质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创立名牌产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的大河工业园内有企业58家,其中企业集团4家,产值超千万元的9家。拥有省级名牌6个,18家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打入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发达国家市场。2006年生产各类服装1亿件(套),占全县总量的66%;年销售收入近20个亿,占服装业总产值的57%;年出口服装8000万件(套),占全县创汇总量的76%;上缴税金2000多万元,创汇5000多万美元。几年来,大河园区累计投资3.3亿元,重点建设了中兴大街和创业路,完善了交通、用水、电力、通讯、供气等基础设施。大河服装工业园区有了一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日益突出,服装战略地位越来越明显,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和出口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拥有了一批现代化企业,已经成为容城发展服装业的重要平台。

大河的服装企业也带动了整个容城县服装行业的发展,近30年的风风雨雨,容城服装业已成为容城县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830家,规模企业159家。2007年全县服装产量达到3.5亿件,服装业完成产值100.7亿元,直接出口创汇1.47亿美元。2002年容城服装业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十大特色产业”之一,2006年容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评为“中国男装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梭织类服装产业基地之一。

五、企业改变了农村,创业改变了农民

30年前的大河村和普通的平原山村没有区别,大部分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辛苦劳作,但穿的是旧粗布衣,吃的是粗粮野菜,住的是土坯房,走路靠双脚。而如今的大河人穿的是名牌,吃的是肉禽蛋奶,住的是各式新房,出门大都是私家车。村里教学楼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孤寡老人月月能领生活费,过去的农民土里刨食挣口粮,如今的农民都是挣工资的“上班族”,有的还成了企业家,当了老板,挣的是外汇。过去的农民一年到头为吃穿发愁,如今的农民时时刻刻为发财忙碌。

30年的时间,流逝的是岁月,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方式。

六、大河发展的启示

1、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使农民放开手脚。30年前,改革的春风吹开了领导干部思想上“左”的枷锁,吹开了捆绑住农民致富梦想的绳索,让农民能够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村里第一位“吃螃蟹”人的带头示范效应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实践告诉人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事业才更兴旺,生活才更有奔头。

2、政府的引导使企业上等升级、迅速发展。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容城经济成功实现第一次腾飞;从1996年的服装企业向产业化跨越,容城经济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容城服装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由内销逐渐转向外贸出口。这一次一次的转型和发展都有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如当地政府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将推进服装产业整体升级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鼓励、扶持指导思想,上大限小、扶优扶强,在政策上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效益回报高的大项目倾斜;引导资源整合,通过一定机制促使服装企业走合并、兼并、联盟之路,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服装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引导企业借力发展,已成功的有澳森制衣有限公司,与国内知名企业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为容城服装产业的整体上档升级注入了新鲜血液。

3、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大河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企业家出身农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多年的艰苦创业中,尤其是伴随着容城服装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要想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必须要突破家族式的企业管理的桎梏,下大力度聘用高级人才、培养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利用各种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学习宏观经济、市场营销、品牌战略等,同时,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有的多次邀请国内外权威服装专家来厂指导授课,不惜重金组织厂内业务骨干不断参加各种业务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

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农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村里有一位企业家说:虽然我生为农民,但我遇到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可以让我们去梦想,让我们去拼搏、去振翅的时代,我们应该无愧于这个时代!当我们置身于过去的大河村、如今的大河服装工业示范园区,清洁的街道、整齐的厂房、进进出出的各种车辆和车间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切都显示出,大河的明天会更美好。


(撰稿人:阴艳萍;容城县委办公室;152319865255699110;容城县奥威路118号县委办公室;071700 )

文史委 (编辑:保定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