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履职专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协委员履职专题 > 正文

如何写好大会发言

钱克明

更新时间:2019-04-08 11:46:14点击次数:2295次

    全国政协的大会发言,媒体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是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也是展示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机会。要作好大会发言,首先要写好发言稿。如何写好?我体会,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第一,选题立论要顶天立地、发挥特长,避免剑走偏锋。顶天,就是站位要“高”,要选择那些中央关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或者那些尚未引起关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立地,就是要“实”,要接地气,选择那些事关群众利益的核心问题。要做到顶天立地,我的体会是尽可能在政协提供的发言建议题目范围内选题。发挥特长,就是要尽可能符合自己所属界别的特色、契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避免选择专业性很强而自己又不熟悉的问题。立论是发言的灵魂,要求“新”,但切忌“偏”。要提供新信息、新判断、新观点、新举措,但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故意标新立异,更不能与中央大政方针及社会基本价值观相背离。前些年,一些委员在发言中提出了一些“雷人”观点,在网上挨了很多板砖。

    第二,调研分析要力求深入全面、客观公正,避免以偏概全和本位主义。中央领导案头每天有大量的信息专报,政府部门对其职责范围内情况的了解也很全面。要想写出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发言稿,绝非易事。回想近十年,我有几篇发言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并转化成有关政策;但也有些发言并未产生什么影响。事后总结发现,凡是得到领导批示的发言,都是我长期装在心里,平时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反复斟酌正反观点,利用一切出差出国机会深入调研,刨根问底后写成的。相反,在大会前匆忙赶就的发言稿,很难达到应有的水平和效果。有些委员发言,没有调查研究,仅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或管中窥豹,以偏概全。例如有的发言说“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有的说“电信行业不存在垄断”,还有的说“银行也是弱势群体”。大家一听就知道发言人是哪个行业的,在替谁说话。委员当然可以为某个行业发展呼吁,但一定不能与百姓的感受和客观事实有反差,更不能与社会公正原则相抵触。

    第三,政策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泛泛而谈。政协发言的核心要义在于建言献策,所提建议要高处着眼、低处落笔。有委员在“如何避免八项规定一阵风”的发言中,从“领导率先垂范、加强制度保障、把长期监督落在实处”三个维度,提出了若干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措施建议,不仅受到广泛赞誉,也推动了相关工作。但也有的发言比较空泛,只有方向目标,没有具体措施。例如,有委员发言建议全社会要重视小微企业发展、政府要出台支持政策。但如何重视?如何支持?却没了主意。

    第四,语言要凝练准确、形象生动,避免哗众取宠。例如有的发言在反映官场乱象时,使用了“逆淘汰”“潜规则”等高度凝练的表达,还引用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等百姓俗语,既鲜活、又切中时弊,为推动重构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增添了正能量。还有的发言在谈及营商环境时,使用了“透明玻璃门”“新官不理旧账”这些形象语言,为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语言要生动,但不宜过分矫饰,更不能哗众取宠,虽然抓了眼球,但却失了水准。

    总之,写好大会发言,不仅是对政协委员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是委员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专门指出,“政协不是权力机关,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只有说得对、说得好的发言多了,才有助于共同营造一个积极的、团结的、建设性的发言氛围,才能真正做到把“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落到实处。(钱克明系全国政协常委,商务部副部长,民盟中央常委)


(编辑:保定政协)